特朗普与莫迪翻脸释放重大信号:遏制印度崛起被摆上桌面
特朗普与莫迪翻脸释放重大信号,中国能看懂
央视新闻报道,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 25% 关税,并威胁实施其他 “惩罚” 措施,理由直指印度高关税政策及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和武器。这一强硬举动标志着美印关系急剧降温,特朗普高级顾问斯蒂芬・米勒甚至指责印度购买俄油是在 “资助” 俄乌冲突 —— 作为美国 “印太战略” 中的重要伙伴,印度遭此公开施压实属罕见。这不仅暴露了美印关系的深层裂痕,更释放出美国遏制新兴大国崛起的明确信号,而这一切,中国看得清清楚楚。
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与公开批评,彻底打破了近年来美印关系表面的 “蜜月期”。米勒在采访中直言印度购买俄油是 “令人震惊的事实”,称其在俄乌冲突中变相支持俄罗斯;尽管他试图缓和语气,强调特朗普与莫迪 “关系很好”,但强硬言辞已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印关系走向的普遍担忧。
面对美国施压,印度展现出不卑不亢的强硬姿态。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・贾斯瓦尔明确表示,印度与俄罗斯 “稳定且久经考验的伙伴关系” 不会因外部压力动摇。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,作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,其 85% 的能源需求依赖进口,采购俄罗斯石油完全是基于价格、品质和物流的经济理性选择。数据显示,俄乌冲突以来,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,占其进口量的 35%,日进口超 200 万桶。
展开全文
特朗普的关税行动并非孤立事件。7 月 14 日,他曾威胁若 50 天内俄乌未能达成和平协议,将对俄罗斯实施 100% 关税;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人进一步透露,其真正意图是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实施 “二级制裁”,间接重创俄罗斯经济 —— 而印度和中国作为俄油主要进口国,自然成为制裁威胁的首要目标。
相较于美国的高调施压,印度反应相对低调,仅表示正研究关税影响,未立即采取报复措施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新德里正尝试通过增加美国商品进口安抚白宫,但明确拒绝在 F-35 战机采购等国防项目上让步。印度分析人士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感到困惑,国际贸易专家阿比吉特・达斯直言:“特朗普就是特朗普,我们无法确定其真实意图,这可能只是谈判策略。”
印度官员强调,尽管已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,但美国对伊朗、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已压缩其选择空间;若放弃俄油,将导致国内能源价格飙升,重创经济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购买俄油实则在全球能源市场扮演了 “稳定器” 角色 —— 美国财政部 2023 年初曾承认,印度的采购符合价格上限政策,有助于控制全球油价。但特朗普上台后政策急转,既显示其对俄乌局势进展的沮丧,更意在逼迫印度在美俄之间选边站。
与印度的低调应对不同,中国面对类似压力时态度更为明确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重申,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对话谈判,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;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,也不受外部干扰。分析认为,特朗普对印度的关税威胁和 “二级制裁” 警告,本质上是对印度的敲打,意在遏制其自主发展空间。
美印关系恶化对中国而言,更像一面映照全球博弈的镜子。印度在美俄之间的平衡策略,折射出新兴大国在复杂国际格局中的艰难处境。而中国通过持续深化中俄合作、推动能源多元化,已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。面对美国的遏制,中国始终坚持以对话化解分歧,反对以制裁胁迫他国,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
特朗普与莫迪的 “翻脸”,不仅是美印关系的分水岭,更凸显了美国 “印太战略” 的局限性。中国从中清晰读懂:美国已将遏制新兴崛起大国作为核心战略,不希望看到印度成为 “第二个中国”。这一信号警示着所有追求自主发展的国家 —— 而中国,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捍卫自身权益,为全球和平与稳定持续贡献力量。
评论